
根据我国医疗保障局发布的“2019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4亿人,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可以说,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张医保卡。
医保卡普及率如此之高,但是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医保卡,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对于医保卡里面有多少钱,这些钱应该如何用,以及医保卡如何报销等等都不是特别清楚,今天小学问君就特地写这篇文章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问题一:医保卡有哪些种类?
根据参保人群的不同,医保可以分为: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
城镇职工医保,主要是由公司帮我们缴纳,所以只有跟公司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的在职职工才可以享受。
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医保是针对没有上班的普通人的医疗保险,如果你长期住在城市,那么你就交城乡居民医保,如果你长期住在农村,那么你就交新农合。
所以,大家首先要明白你自己是属于以上三种医保中的哪一种。

问题二:医保卡怎么缴费
城镇职工医保是由个人和单位一起缴费,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是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
原则上个人缴费的钱进入医保卡的个人账户,单位和政府缴费的钱进入医保卡的统筹账户。
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用来日常买药、支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和住院医疗费用中由个人负担的费用。直白点说,就是我们自己每个月存点钱攒着治病用,本质上跟自费差不多。
统筹账户里的钱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医疗费用、门诊规定病种医疗费用和重特大疾病门诊病种医疗费用。统筹账户里集合了全国参保人的钱,在规定的医疗花费范围内拿出来给参保人报销。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下,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虽然有个人缴费,但这些钱进的是统筹账户。这就意味着参保人看病治疗产生的费用都从统筹基金里面出。

问题三:医保卡看病,怎样更省钱?
医保卡根据看病医院不同对应的报销比例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部分城市的职工医保,生病在大医院看病报销比例是70%,而在社区医院可以达到90%。
所以像一些感冒发烧的小病,建议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或者是二级医院就诊,这些医院报销比例往往比大医院高,而且报销的起付线也比较低。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大病,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肯定建议是去大医院治疗,不过如果治疗后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后续的一个康复治疗,那么可以转到等级低一点的医院继续治疗,这样治疗费用会更低,同时报销的钱也更多些,对我病者来说节省的钱更多些。
另外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药费,必须是医保目录内的药品才给报销,如果是进口药、自费药等是不能报销的,所以如果想报销更多钱,尽量自己少出钱的话,记得在就诊时要跟医生沟通好,在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让医生开医保目录内的药品。
除了以上两种关于医保卡省钱妙招,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省钱妙招是特殊疾病门诊按照住院报销。
这个主要是指一些术后需要长期在门诊治疗而使得门诊医药费用较高的疾病,我们都知道医保卡是需要住院才给报销的,门诊通常是没得报销的。
但是像一些特色疾病,比如癌症在治疗后是需要长期到医院复诊、检查、拿药的,而这些都不需要住院,但是在门诊花费的钱不比住院少。
现在的医保卡就是对于这些特殊的疾病允许参保人员在办理完特殊并备案手续后,在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相关门诊治疗时,可以享受住院报销比例,且360天内只收取一个起付线,这就大大的减轻了患了特殊疾病人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
目前种类特殊的疾病主要有11种,具体是:
恶性肿瘤门诊治疗 肾透析、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肝肾联合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心脏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肺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多发性硬化 黄斑变性眼内注射治疗
以上是关于医保卡相关知识的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